环球快看:老旧楼宇改造重在“里子”
时间 : 2022-06-30 08:57:31来源 : 经济日报
【资料图】
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,北京打破传统增量发展思维惯性,探索小规模、渐进式、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路径。近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《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(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城市更新规划)》,明确将老旧楼宇纳入城市更新范围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北京将重点推动500万平方米左右低效老旧楼宇改造升级。
老旧楼宇作为城市存量资源,如何在动态变化中升级转型,重焕生命力,是一个现实命题。由于建筑密度大、产业布局落地难、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,不少曾经红极一时的老旧楼宇逐渐式微,面临产业低效、功能单一、公共空间匮乏等发展困境。在当下城市更新中,老旧楼宇若能重现“青春”,不仅能拓宽城市发展空间、激发经济活力,也能有效促进周边现代服务业发展、改善人口结构、提升整座城市的品位和档次。
目前,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将老旧楼宇更新改造纳入工作计划,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,这意味着老旧楼宇更新改造已成为社会共识。不过,让每一栋老旧楼宇都“返老还童”并非易事。眼下,新涌现的商业楼宇尚且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,老旧楼宇的改造升级更不能照搬成功案例走“复制粘贴”的老路,而要通过分析区位特点、调研客户、评估价值,结合企业、社会与产业层面战略和周边公共空间一体化考虑,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,进而实现项目改造价值的最大化。例如,在北京大红门地区,原本以服装批发零售为主要业态的福成大厦完成改造后,变身为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,成为北京市首个实现政务服务与文化融合的项目。这一项目不仅将传统服务空间打造为开放的城市客厅,而且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文化空间,实现了功能叠加。
老旧楼宇要想“重返新生”,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也是当务之急。由于老旧楼宇的产权主体自主更新能力弱,激励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政策保障,因此导致社会资本参与更新改造的积极性较低。在以往实践中,一些老旧楼宇就面临改造前期一次性投入压力大,经营后数年方能贷款的尴尬。为此,可培育基金助力的城市更新模式,鼓励市场主体积极与城市更新基金等外部资本合作,让社会资本能够“有心”“有力”参与城市更新。
相关资讯
-
环球快看:老旧楼宇改造重在“里子”
了解更多 -
要闻:江苏沭阳沂水绿洲二期违规交房 开发商宏阳房地产遭处罚
了解更多 -
环球热点评!财面儿丨阳光城:大公将终止阳光城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评级
了解更多 -
世界热点!财面儿丨格力地产:董事长林强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
了解更多 -
当前快看:佳源国际控股:已获法院颁布命令驳回清盘呈请
了解更多 -
焦点信息:官宣!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,正式获批!
了解更多 -
世界报道:快讯丨标普:上调绿地控股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“CCC-”
了解更多 -
环球信息:上半年200城出台楼市政策超460次 大部分都是“熟悉的配方”
了解更多 -
当前讯息:去年全国公积金缴存额超2.9万亿元,提取额超2万亿元
了解更多 -
【全球时快讯】广州深圳等13地市设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,推广创新成果
了解更多